close
臺灣水利~以嘉南大圳為主題 文獻回顧
此篇文章為南部區域史的作業報告,不過寫得很不好,老師的評價也不是極佳,前途
坎坷阿~~~
此篇文章為南部區域史的作業報告,不過寫得很不好,老師的評價也不是極佳,前途
坎坷阿~~~
一、 臺灣水利的發展
農田與水利密切相關。臺灣最重要的農作物是水稻和甘蔗,而水稻的栽培尤需豐沛的水量。沒有水利灌溉,只能行粗放的旱作,即所謂的「看天田」,收成好壞全看老天。之後興起埤圳修築,提高土地的經濟價值,才轉而種植精耕的水稻,所以水利事業(水源的有無、水量的多寡、設施和技巧)成為決定拓墾成敗的關鍵因素。
明鄭時期,為解決當時糧食匱乏問題,厲行屯田政策,重視糧食的生產,積極從事墾殖,於是開闢許多「官田」。當時的水利設施仍是以「小型的陂」為主,而在方志中已無「井」的記載
清代因為移墾人口的增加以及對於稻米的需求(無論是臺灣本地或者中 國),水利設施從康熙末年到道光年間,有進一步的發展,不但數量增多,規模也擴大(彰化平原的施厝圳、台中的葫蘆墩圳、貓霧捒圳、台北瑠公圳),也有各埤圳組織。清代的水利建設多半是民間投資,有獨資開鑿者、合夥投資者、業佃鳩資合築者、全裝眾業佃甲攤分合築者、眾佃合築者、官民合築者、漢人與平埔族合作開築者、平埔族開鑿者[2]。
進入日本時代,有鑒於過去的私設埤圳制度,不僅缺乏管理,且常引發壟斷、剝削等弊端,於是公佈台灣「公有埤圳管理規則」,凡有關公眾利害者,皆認為公共埤圳,不再是私有,並由政府監督管理。至於工程規模較大者,為地方人民不勝負擔,則由官方經營。1902年(日明治35年),日人將美國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技術引進台灣,1907年試驗成功後隨即應用在農田水利的設施上,這是台灣水圳發展上的一大進步,也是一個轉捩點。1908年,制定官設埤圳規則,舉凡一切水租的抽取、結定、取水紛爭、區域認定等皆由行政官廳負責。官設埤圳頒布後,日人以八萬公頃為目標,陸續開設棘子埤圳、獅子頭圳、后里圳、桃園大圳、嘉南大圳、白冷圳等重要水圳設施,這些水利工程規模之大可以說是真正的真正的「大圳」
l 蔡志展,《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》,南投:文獻會,1999
l 王世慶,〈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〉,《清代臺灣社會經濟》,台北:聯經,1994
二、 嘉南平原的水圳發展
臺灣各區域的自然環境不盡然相同,興建水圳所遇到問題以及影響各不相同,在此已有限的時間選擇以嘉南平原作為討論的區域。
嘉南平原是開發甚早的地方,地形及氣溫對農業生產最有利,平原地形占本區土地面積70%,氣溫介於16˚C~28˚C,很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,但降雨量不平均及水文條件不佳,使本區在農業生產時面臨灌溉用水不足的問題[3]。
1.清代的研究
l 陳鴻圖,《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》,台北縣新店市:國史館,1996
嘉南平原農業發展弱點在於降雨不均、該區河川短急含沙量高,以及水旱災颱風等自然災害,因此水利開發是嘉南平原開發過程中最重要課題。嘉南平原的水利開發從荷蘭時代即開始,康熙年間是最高峰(該時期全台水利開發多集中該區域),另一高峰是光緒年間,符合漢人開墾方向,其開發方式最多為莊民合作,而原住民的角色扮演不顯著,其水利組織以傳統鄉約規範模式進行,且其開發成果讓嘉南平原遂成為稻作與蔗作的輪耕區域,作者也提出清代政府對於水利的關係是透過士紳、業戶、宗族的力量來進行。
2.日本時代:嘉南大圳
嘉南大圳,原稱官佃溪埤圳,為日本時代最重要水利工程之一,由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, 1920年9月興工,至1930年4月完工,主要工程設施有(1)烏山頭水庫、(2)濁水溪進水口、(3)南幹線與北幹線、(4)濁幹線、(5)排水路、防潮與防水設備,灌溉區域涵蓋雲林、嘉義、台南三縣,是當時東南亞最大的水利系統,完工後,嘉南平原由原本的5000公頃水田,增加為15萬公頃。
關於嘉南大圳的研究有許多,以下就下列幾篇碩博士論文以及期刊文章進行回顧。
(1) 碩博士論文
l 郭雲萍,《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嘉南大圳──以日據時期為中心》,國立中正大學,歷史學系,82碩士
透過嘉南大圳,觀察國家(政府)、水利會以及農民社會三者的關係。嘉南大圳讓原本鬆散的農民社會,逐漸地被整合到水利會這個組織性的「灌溉社區」。而沈重的水租、新農法適應不良、1920農民意識的抬頭,觸發一連串的農民運動,而農村的菁英份子一方面起了帶頭作用,一方面也扮演大圳組合事業與農民間的中間角色。另外農民被迫以其自主權交換穩定的灌溉用水(三年輪灌制),不過去也因為嘉南大圳改變了嘉南平原的農業環境,農民可以選擇較有經濟效益的作物(米糖相剋問題未因嘉南大圳解決)。
因此作者認為觀察嘉南大圳組織,發現在國家的介入反而為農村社會創造更大的自主空間。
l 陳鴻圖,《嘉南大圳的研究─1901~1993》,國立政治大學,歷史學系, 89博士
從環境史的角度來看嘉南大圳近百年的發展歷程,以水利、組織和環境互動歷程為論述的主軸。作者認為自然環境仍是決定水利開發最重要的因子(建造到維護),其水利組織在環境變遷過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(運作到維護),水利的概念逐漸改變(跳脫農業灌溉用水),並且作者也提出水資源的永續經營的重要性。
l 鍾明靜,《水圳空間的領域性研究─以嘉南大圳灌溉區為主》,中原大學,建築研究所, 92碩士
(2) 期刊
l 吳文星,〈八田與一對臺灣土地改良之看法〉,《臺灣師大歷史學報》,89.06,pp159~170
該篇文章探討八田與一與嘉南平原改良關係。八田與一除了建造嘉南大圳成功,提倡三年輪作法以改良嘉南平原,1930年代規劃全島土地改良事業,雖只推動五年未見成效,但作者肯定八田與一的見識高明,思緒縝密,其改良意見對近代農業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價值
l 陳正美,〈嘉南大圳與八田技師〉,《南瀛文獻》,93.08,pp32~79
〈嘉南大圳85年〉,《南瀛文獻》,95.09,pp228~250
該兩篇文章是較通俗性的報導介紹八田與一生平以及嘉南大圳。
回顧上述期刊以及期刊文章,可以發現討論到嘉南大圳時,其創造者八田與一是一個被討論的人物,另外嘉南大圳的建造後,國家力量以及農村社會關係,以及其改造嘉南平原的影響(米糖相剋是否改善,土質的改良…等)皆是被拿來研究的問題。
三, 展望以及期許
過去臺灣水利研究成果主要可歸納成五個脈絡:(1)水利開發的過程及歷史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